能量饮料:当代年轻人的“救命水”?
日期:2025-10-19 16:17:21 / 人气:5
“考前发红牛,很了不起吗?”曾经把考公机构广告当乐子的伊伊,在国考倒计时阶段彻底改变想法——一罐红牛下肚,申论天书不再困意袭人;两罐喝完,全天学习屹立不倒。金色的能量饮料,成了她最亲密的“上岸搭子”。从考公考研党到物流园的卡车司机、冲刺KPI的打工人,能量饮料正以“救命水”的姿态,撑起当代人的快节奏生活,掀起销量狂潮:2024年华彬红牛销售额重回210亿元,东鹏特饮三年复合增长率达28.5%,市值突破1500亿元,魔爪今年一季度中国市场净销售额同比大涨43%。

一、茶咖失宠?能量饮料的“立竿见影”法则
“喝一口心跳加速,喝一瓶浑身发热”,大学生萝卜对能量饮料的提神效果印象深刻。考试周面对堆积的作业,她从抽屉摸出魔爪闷下,几分钟后思路通畅,整夜注意力高度集中。“这股劲儿,咖啡、奶茶给不了。”
打工人密特也有类似感受。曾经半杯咖啡就失眠的她,如今每天两杯咖啡已成为“社交仪式”——和“摸鱼搭子”闲聊的意义远超提神。饮料爱好者林姿则直言对茶咖“免疫”:奶茶从冲泡到现泡,茶味越来越浓;咖啡成了9块9的甜味饮料,身体对茶多酚和咖啡因的耐受性越来越强。“茶咖像中药,能量饮料像西药。”
能量饮料的核心优势在于“牛磺酸+咖啡因”配方:牛磺酸是人体天然氨基酸,不易产生耐受性;且目前普及度低于茶咖,对多数人提神效果依旧“立竿见影”。更关键的是,在“必须清醒”的生存要求下,能量饮料成了刚需——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过去10年国内职工周平均工时从45.5小时增至48.5小时,超四分之一的人每晚睡不到6小时。2015年国人年均喝“4瓶红牛”,去年这一数字逼近“10瓶”。
二、场景破圈:从“司机加油站”到“全民抗疲劳方案”
能量饮料的消费场景早已超越“熬夜加班”,渗透到生活各角落。户外徒步爱好者林姿,在三峡之巅“绝望坡”体力不支时,靠队友递来的红牛“满血复活”,此后徒步必备能量饮料;大学生许星在网吧开黑时,靠东鹏特饮缓解熬夜头痛,从此打游戏、健身、重要场合前必喝,“灌下一瓶就能快速进入状态”。
国产品牌的“价格内卷”也推动了场景破圈。东鹏特饮、红牛等单价仅五六元,魔爪8元,远低于奶茶咖啡的促销价。这让原本消费能力有限的司机、建筑工人有了提神选择,也吸引了白领、公务员、大学生等群体。数据显示,功能饮料核心用户中,白领、学生占比显著提升,能量饮料从“体力劳动者专属”升级为“全民日常抗疲劳解决方案”。
三、走红背后的隐忧:品牌标签与健康顾虑
尽管销量暴涨,能量饮料仍面临“隐形天花板”。密特曾因在写字楼拎着红牛感到尴尬:“左边是联名奶茶,右边是咖啡,我像货车司机误入精英圈。”在多数人认知中,能量饮料仍与“长途驾驶”“体力劳动”绑定,咖啡才是“小资生活标配”。此外,中国人的午休习惯也让能量饮料需求天然低于欧美。
部分品牌试图靠设计和口味破局:魔爪以张扬的色彩、爪痕logo和白桃、百香果等果味气泡水形态,打造“个性潮饮”形象,拉环甚至成为年轻人社交平台的“炫耀勋章”,二手平台上一个拉环能卖五毛钱。但健康顾虑也让部分用户退烧,萝卜发现上初中的表弟开始喝魔爪后,自己反而减少了依赖:“饮料固然好喝,小命更要紧。”
结语:“救命水”的狂欢与冷静
能量饮料的走红,是快节奏社会“清醒需求”的缩影,也是市场精准捕捉消费心理的结果。从“司机加油站”到“全民外挂”,它填补了茶咖之外的提神空白。但要成为真正的国民饮品,仍需撕掉“土味”标签,平衡口感、健康与品牌形象。而对于年轻人而言,“救命水”或许能解一时之困,却难抵长期透支的代价——如何在忙碌中找到真正的“续航之道”,比依赖一罐饮料更重要。
作者:耀世娱乐-耀世注册登录平台
新闻资讯 News
- 能量饮料:当代年轻人的“救命水...10-19
- 太突然,任职不到一年,中邮科技...10-19
- 58岁农妇那艺娜:从抖音网红到“...10-19
- 我国医药“创新元年”之问:现状...10-19